眉山残疾联合网

原班人马 比较漫长 造就辉煌一刻 非常大的特色 达到了百余种 应有尽有 非常有趣 视野更开阔 随心选择 非常人性化 积累这些资源 挖矿打怪中 判定纬度 甄别的准确性 误判的危险 持续的进程 环境的影响 耗时太长 节奏太慢 全体的趣味性 形圆润憨态 外观多变 健壮的能量 食用圣彩果 赤焰之力 冰霜之力 虹彩之力 巨型街头戏法 秀翻全场 心爱的翅膀 长版的决心 充溢童趣 怀旧的日子 激动的心情 初入落霞岛 无法割舍 真诚的友情 曾经的回忆 后续音讯 多种兴趣玩法 天梯体系 人数多元化 不同的体会 专属地图 玩家们休整 组满部队后 全自动化流程 存储库房 匹配的功用 战役和经历 道韫清照 素衣浓艳 不逊须眉 文君甄洛 不染凡尘 走运玩家 野仙藤绝版 碧玉星纱罗伞 醉梦逍遥酒仙 女神玩家送花 高温限制成型 金芝士两种风味 熬夜的消遣零食 幽默所打动 能不能改变单身 即将来临 算独一份 全新幻兽 原画形象 状威风凛凛 英俊逼人 兽美如画 翡翠之灵 跨服宗族战 赛烽火燃起 号角撕裂虚空 天穹震颤 决战冠军之巅 利刃出鞘 王者之姿 横扫千军 雷霆之势 荣耀锋芒 巅峰烽火燃 撕裂虚空 三场激战 如火如荼 两大宗族 冤家路窄 风云变幻 棋逢对手 战况之剧 老辣沈稳 千锤百炼 团队协作 最大的倚仗 荣光之旅 十足的黑马 圣域天使 绝非偶 深厚底蕴 掌控节奏 黑马的冲击力 迷人的要素 披荆斩棘 对战实力 相同强劲 战绩来看 强大的对手 游刃有余 伯仲之意 关内云阳 鬼谷门人 重要的作用 自身颜值担当 爆发和生存能力 必定抑制造用 画面质量 建立应用 技术特效 反常华丽 元神养气 壹切的谜团 勇士们前往 神秘面纱 居情先导布 灵兽体系 愈发浓烈 逐步晋级 万众齐心 神火碎晶袋 宝贵道具 传世圣锻石

罗湖区残联:谱写万象罗湖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

更新时间:2023-04-29 22:00点击:

2022-12-02  深圳特区报  记者 杜澎 冯庆 通讯员 吴小玲 张利朋 文/图

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巾帼文明岗”“罗湖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在全国首编并公开发行区级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和先行探索残疾预防服务新模式;在全省首推“精神康复会所”模式和“喘息服务”“延时服务”;在全市首推“医疗兜底”保障、首开“助残绿色通道”、首落“残疾人家庭收入调查”工作……过去五年,在罗湖区委区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和深圳市残联的大力指导下,罗湖区残联取得了一项项新成就与新突破,实现了辖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发展蓄势添能。

罗湖区残联:谱写万象罗湖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jpg

五年来,罗湖区残联步履铿锵、挥洒汗水、收获颇丰,罗湖区残工委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是深圳市唯一一家上榜单位。区残联先后荣获“深圳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金牌总数位列全市第一;荣获“首批深圳市无障碍城市建设红榜单位”和“优秀组织奖”;连续三年荣获深圳市残疾人文艺汇演“组织奖”;荣获罗湖区委“表扬书”等23项集体荣誉。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2019康复国际亚太区会议’期间专程接见了罗湖区代表,并对罗湖区残疾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罗湖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迅表示,由区残联编制的全国首个区级无障碍城区建设规划《深圳市罗湖区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获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书面推荐。同时,在广东省残联来深“如何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先行示范区建设”调研座谈会上,罗湖区作经验介绍发言。

成果1: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成效

区残联多形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坚持把残疾人事业融入社会发展大局。五年来,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各街道残联、职康中心、康复服务机构及残疾人家庭走访调研300余场次,推动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引导广大残疾人感党恩、跟党走。2021年6月,罗湖区残联党支部获得“罗湖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罗湖区残联:谱写万象罗湖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png

罗湖区政府残工委召开2022年全体会议

罗湖区残联:谱写万象罗湖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3.jpg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揭牌仪式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决策部署,区残联落实“专挂兼”模式,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0多名各界爱心人士担任兼职副理事长和理事,提高理事会的社会辐射能力。明确残工委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汇聚部门合力。争取区委支持,新增2名公务员编制及3名事业编制,并引进10名专业助残社工力量。在全市率先完成下属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96名非编人员管理改革工作,其中63人下放至各街道,进一步密切与残疾人的直接联系。

利用残疾人培训中心、桂园职康中心等服务阵地,区残联创新打造“先锋书记工作室”和“党建E站”等党建品牌,开展结队帮扶、党员沙龙、社区实践等活动,组织开展“党建引领、与爱同行”等品牌志愿助残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同时,深入开展“机关党建+四服务”,以清水河职康中心为试点,打造集党建引领,思想殿堂、康健中心、关爱之家为一体的阵地。6名党员分别获评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20年11月,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康复部荣获“深圳市巾帼文明岗”。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区残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先锋队,累计组织600余人次党员干部及残疾人志愿者分30余批下沉各街道社区参与流调、核酸、守卡口、打疫苗等一线基层防疫工作。1名党员干部选入罗湖区“墩苗干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派驻1名党员长期支援文锦渡口岸疫情防控专班工作,派驻5人次党员支持健康驿站相关工作。落实“五联系”工作,21名党员干部到各自居住社区报到,常态化协助开展基层治理、困难帮扶等志愿服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成果2:实施惠残政策,民生保障水平有了新提高

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区残联发动各级残联组织和专门协会等定期开展困难残疾人、独居残疾人走访探视工作,并通过走访、电话等形式全覆盖动态掌握辖区6100余名户籍残疾人情况,开通了“罗湖区残疾人疫情心理干预咨询热线”、提供“免费送药上门”等服务。加强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累计检查残疾人机构疫情防控工作1100余次,举办复工复产培训50余场次,发动减免租金及提供资金支持20余万元,帮扶19家残疾人服务机构渡过难关。

全市首推“医疗兜底”保障,区残联为辖区3900余人次就业年龄段的困难残疾人购买医保累计190万元。全市首开“助残绿色通道”,为突发重病或去世残疾人家庭提供临时救济累计100余万元。落实“六保障”工作,审核两项补贴2万余人次,审核发放残疾人住房、大学生学杂费等特殊困难补助1700余万元。落实“托养惠民”服务,为符合机构托养和居家安养的残疾人发放补助2500余万元。开展“节日送暖”行动,累计发放春节、中秋等节日慰问金5000余万元;2019年起户籍残疾人每人每年节日补助由1500元增加至2100元,增幅达40%。

区残联于全省率先推出“互联网+政务服务”,59项残疾人服务事项全部作为首批试点项目进驻网上办事大厅,全部实现“免证办”,其中6个事项实现秒批,截至目前共受理网上审批申请2.7万余件。全市首落“残疾人家庭收入调查”工作,积极落实中国残联组织的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工作,五年来累计调查80户,为促进残疾人服务和事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数据。2021年11月,荣获中国残联研究室和中国残联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发来的“感谢信”。

2019年,区残联分别与广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残联签订扶贫协作协议,重点开展残疾人干部培训、转移就业项目、康复技术及管理等方面扶贫协作工作。邀请对口帮扶地区残联工作人员前来参加业务培训2场,派驻1名干部到广西西林县挂职驻点4个月,助力贫困县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同时,从今年起,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广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残疾人领域乡村振兴工作,投入5万用于陆丰市残疾人领域乡村振兴工作,助推对口帮扶地区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

成果3:完善服务体系,重点难点工作有了新突破

在全省首推“精神康复会所”模式,区残联打造了广东省唯一一家以国际会所模式运行的精神康复会所“深圳市蒲公英会所”,并再次通过国际会所发展中心(ICCD)认证,让230余名精神障碍患者得到优质日间照料服务。全国先行探索残疾预防服务新模式,今年4月,区残联与罗湖医院集团携手打造广东省最大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累计服务高危儿1500余人,并对发现问题的25名婴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构建“5+10+N”残疾预防体系,发挥罗湖医院集团5家医疗机构、10个街道残联、N个服务阵地力量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开展残疾预防宣传20余场次,举办60余场健康知识培训。构建“三级康复”体系,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5100余人次,为2951人次残疾少年儿童提供1.28亿元康复经费补助,切实做好残疾人精准康复和辅具适配工作,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连年录入率达100%。

罗湖区残联:谱写万象罗湖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4.jpg

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

罗湖区残联:谱写万象罗湖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5.jpg

罗湖区残疾人集中就业签约会

教育就业得到显著提升,区残联推行融合教育,建立“星园”特殊学校一所,通过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等形式,全区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长期达98%以上,其中随班就读500余人,送教上门80余名残疾学生。建立“因人施策就业服务”体系,累计组织2300余人次残疾人参加电商、客服等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帮助486名残疾人顺利实现就业增收;着重残疾人应届毕业生就业推介工作,实现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应届毕业生100%就业。开展“政策找企”活动,主动联系辖区用人单位,讲解扶残助残、社保补贴、就业年审等政策,累计投入1016万元用于残疾人社保补贴,1090人次残疾人、540家次用人单位受益;累计为1390家次用人单位提供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年审,惠及残疾人3370余名。此外,辖区3名残疾人分别获2018年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个人第二名、2019年深圳市残联“十佳岗位能手”“十佳创业之星”荣誉称号。

罗湖区残联:谱写万象罗湖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6.jpg

罗湖区残联组织开展残疾人麦金画培训

服务阵地建设持续完善,区残联“一职康一品牌”服务初见成效,黄贝、东湖等9个职康中心完成升级改造工程。其中,东湖街道职康中心被选为市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清水河街道职康中心被打造为区残疾人党建示范基地。桂园街道职康中心试点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综合改革项目,全省首推“喘息服务”“延时服务”,服务内容、覆盖范围、运行管理、康复功能、会员评价等指标得到显著提高。辖区5家街道职康中心参选广东省星级社区康园中心,均获评三星级以上社区康园中心,其中桂园街道职康中心获评五星级社区康园中心。同时,近年新增加1800余平方米的区政府物业用于开展残疾人就业与综合素质培训等工作。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在《东晓街道金翠城市更新单元专项规划》中规划了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社会福利用地,用于建设残疾人康复训练和就业培训综合基地。

另一方面,区残联联合罗湖区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人力资源局等9个单位,成立罗湖区残疾人法律救助站,为户籍残疾人提供一站式的权益保障服务,累计接待230余人次,残疾人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全面开展重大风险评估,加强关心关爱、困难帮扶、强化个案化解等工作方式,妥善处理残疾人问题诉求。尤其是近年来,盲人按摩机构从业情况受疫情冲击严重,区残联组织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走访、电话联系,“手把手”做好盲按机构稳就业补贴核实和申请工作,发动爱心企业捐赠稳岗就业帮扶资金等,切实帮扶46家盲人按摩机构和258名从业人员平稳渡过难关。

成果4:聚焦有爱无碍,无障碍城市建设有了新实践

区残联高标准开展顶层设计,组织无障碍专家、志愿者等200余人开展全区无障碍现状调研,深入辖区10个街道83个社区的居民小区、市政道路、公共交通枢纽等,摸清全区无障碍现状与建设需求。同时,依托国家住建部无障碍专家委员会顾问、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市无障碍促进会等专业力量参与《规划》编纂,确立全方位人文关怀、立足本土、接轨国际规划原则,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示范性,在全国首编区级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并经海天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公开发行。

罗湖区残联:谱写万象罗湖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7.jpg

探索“联动监督”工作机制,区残联联合罗湖区人民检察院探索开展无障碍公益诉讼,联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无障碍督查督办,开展20余场次大型商场、公园绿地和交通设施等方面的专题调研、督查督办、公益诉讼。探索“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区残联被纳入罗湖区城市更新(棚户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的无障碍规划设计和验收,对70个城市更新和棚改项目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并整改落实350余宗。

区残联紧盯公共项目督导验收,辖区“三横四纵”道路沿线视觉一体化项目、延芳路设施品质提升工程、罗湖十大微片区改造等项目无障碍建设得到全面优化;行政服务大厅、公立医院、大型商超、公共厕所等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紧抓居家无障碍改造,促进辖区20余个小区加装电梯,为辖区70余户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为2000人次听力、言语残疾人适配无障碍手机信息卡。在金展珠宝广场开展《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宣传,推进无障碍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等宣传50余场,无障碍文化进一步深入大众。

成果5:扩大社会影响,助残扶残氛围有了新气象

五年来,在区残联的努力下,辖区残疾人文体活动硕果累累。在深圳大剧院、罗湖文化馆成功举办5次全国助残日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累计吸引超过2000余人次观众现场观看,展现了罗湖残疾人乐观向上的拼搏姿态。罗湖区龄方画院多次组织残疾人艺术家远赴俄罗斯、韩国等地开展国际书画交流活动,并获“广东省残疾人文化创业产业基地”荣誉称号。全国唯一盲人电声乐队罗湖区瞳仁艺术团,参加各类公益演出活动近百场次,在深圳音乐厅成功举办“走向复兴·瞳仁乐队室内音乐会”,广受市民好评,成员陈秋莲登上湖南卫视节目、成员周华英参演冬奥会开幕式表演。罗湖精神康复者代表队获深圳市“鹏康杯”精神康复足球比赛“八连冠”,2次荣获“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足球友谊赛金牌。在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罗湖代表队勇夺16枚金牌,金牌数全市第一。在第九届广东省残疾人美术作品大赛上,罗湖残疾人的3个作品皆获得一等奖。

罗湖区残联:谱写万象罗湖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8.jpg

罗湖区残联举办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文艺汇演

运用学习强国、罗湖政务网、“双周发布”等平台,区残联定期推出残疾人政策法规、先进人物等主题活动宣传。罗湖残疾人李先强作品《今日特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先后获得国内外百余项摄影比赛金奖和银奖。罗湖残疾人郑丽萍,先后有300多幅作品在国际国内影展中获奖。罗湖晴晴言语康复服务中心伍雪玲获得2019年度敬业奉献“广东好人”荣誉称号,并获推“中国好人”人选。2020年11月,“有爱·无碍——罗湖区推出全国首个区级无障碍城区发展规划”双周发布会,相关报道登上人民网首页首屏特别推荐栏目,点击及回看人次超过30万,充分展现罗湖区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融合”的现代文明理念。

不仅如此,区残联还开展专门协会文体活动、走访慰问等100余场次,新增协会办公场地一处,协会“代表、服务、维权、监督”职能履行更充分,残友互助更有力,社会融合更深入。链接深圳市弘法寺志愿者协会、深圳市观玉学雷锋志愿服务协会等志愿者团队,组织助残志愿者培训20余场,400余人次参加培训。同时深入职康中心、困难残疾人家庭等广泛开展助残服务,累计服务3000余人次。发动辖区爱心企业累计捐赠大米25余吨用于帮扶辖区困难残疾人,累计捐赠康复课程1万余课时用于需要康复服务的残疾人,累计捐赠现金3万元定向用于稳岗就业帮扶等,为“大爱罗湖”增添亮丽色彩。

官方微信公众号